欢迎访问:开云棋牌下载

冬平笑夫与婚姻中的男性权利:生育率之谜

来源:kaiyun全站官网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06 14:42:06

  一月八千无人知,一朝开庭传天下......最后广大网友总结出一个新时代的成语:东平笑夫。

  就好像我前两天写的文章,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在这个社会历史经常发生。但是婚姻关系的存续中,如果过度强调女性权利的保护,最终的结果就是:对女性权利的践踏!

  关于生育的问题,东亚地区很难靠补贴有效提升生育率。如果现实来看,只有两个办法:1.12年义务交易普及化,平等化;2.大幅度的增加大学收费,提供市场化的支持手段;3.缩减收入差距,尤其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三个办法,没有一个是和生育直接相关的——不能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法国,一个以浪漫闻名于世的国家,你要说这个地球上,还有哪个国家对所谓的女性权利的保护,超过了法国的婚姻制度,那肯定是吹牛的。

  一个法国男人,是基本不敢结婚的。结了婚,一旦离婚,差不多什么都没有了不说,财产的分割之类的还算公平——但是一般经济强势的一方,要给弱势的一方赡养费——这个赡养费,可不是养孩子,而是养你的另外一半。一直等到他/她再婚为止。

  但是一般来说,婚姻中,男性的经济地位会高一点,这就导致男性一般来说,要支付给女方赡养费。那有人会说,要是女的一直不结婚怎么办?那很简单,就一直支付了......这样一个时间段,男性是否还有能力再婚呢?

  但是你觉得法国男人,就没有女性陪伴了?不是,你们可以自己去查查,这个不能写,把你们都教坏了。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的婚姻制度,有一种类似约定婚姻的模式。最终的结果就是,男性可以过几年就换一个伴侣......

  女性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直接被抛弃在了传统婚姻之外。你说权利能得到保证吗?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外来女性移民主导了这种另类婚姻制度,最后大规模的出现了老夫少妻的情况。

  不要说,有钱人如何如何,法国的总统,都可以没有,带着女朋友出席外事活动.......

  一个法国女人如果能让一个男人求婚,她会留下眼泪——但是这可不是什么爱情和感动,而是终于找到了一个长期饭票之后,激动的眼泪。

  虽然,咱们没那么极端,但是很显然,适婚青年的经济压力是一个比较大的因素。

  燕东平这个事情,是非常极端。中国男人,的确是在婚姻中是弱势的一方——这不是什么家暴的问题。

  买房,主要靠男性——这是经济地位决定的。前几年房价那么高,的确是让年轻人难以独立承担。尤其是在小城市,此现状更加明显。

  养孩子,更不用说了,几乎除了家庭内部的支持之外,得不到外部支持。这个事情,其实到现在,都没有实际上解决。

  过去几年高速的城镇化和非城市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少等因素,导致家庭小型化,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这样一些问题都没解决的情况下,你让年轻人怎么对婚姻保持忠诚和热情呢?

  房价的下跌更是雪上加霜。过去几年,很多年轻人工作了10年的积蓄,可能已被房价的下行,吞噬一空。

  当你这个需要保护,那个需要保护的时候,男性会做出理性选择......不结婚。

  最后女性的权益呢?有人会说,独立女性啊,作为个体是独立了....但是作为种族呢?

  a.出生人口,2024年的数据马上就要出来了,可能会跌破900w,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今年的结婚数量又下跌了15%左右,如果不出大的意外,2025年,出生人口可能跌破800w。

  b.今年的结婚对数超过600w,但是初婚人数可能大概只有不到500w对,也就是1000万人。但是现在结婚的都是1995年前后出生的吧,当时还超过2000w人呢。但是只有一半左右走入了婚姻。如果结婚人数不出现大幅反弹,你说的推迟结婚啊之类的事情,就慢慢变成了不婚。适龄青年的结婚率不到50%——这是一个事实,没有对错,都是成年人理性的选择罢了。

  c.房子,你以为现在到底了?现在的首购人群,基本出生在1995年之前吧,还有2000w呢,接下来,适婚人群的数量下滑,要到2033年前后才会稳住——而且没有反弹,当时,还能出生多少,还能有多少人结婚呢?

  d.单身是没有消费的,因为孩子才是吞金兽,你指望消费能好?这是不可能的......

  到最后,以非婚方式获取性资源和生育资源,可能就是男性最为理性的选择......那个婚姻制度作为一个社会的基础制度,是否还有存在的实际意义,就很难说了。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降低结婚的成本,增加离婚的成本。很显然,结婚现在连9块钱都不要了......离婚证的领取,是不是要收个几万块呢?

  离婚的冷静期必须延长,延长到1年,或者3年——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离婚的双方,在几年内都无法走入婚姻。

  在住房和生育问题上,提供大量补贴。当年计划生育的罚款,也是下了死手,几万,几十万的罚款,为啥到现在的补贴,就只有几百块呢?你要知道一点,生娃没啥成本,但是养娃可是无底洞啊。

  提供显示有效的帮助,为年轻家庭提供住房,托育服务,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说实话,小一招生,在一线城市,也就是疫情之后才出现了拐点,让大家能松一口气。

  教育的均等化,学位房是没办法,但是公立学校必须教育资源均等化,否则即便是人口再少,也是内卷。真要卷,去卷国际学校,用经济杠杆调整教育成本。

  大学教育收费,而且要相当高额的收费。不说和美国拉平,但是至少应该是一年收个几万块。并提供各种补贴。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到了将近8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为什么?两个因素,一个是大学教育成本太低了,一个是社会资源分配太倾向于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收入偏低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美国最好的大学,学费一年差不多到了6w美金的水平了,而清华的学费才1000美金左右。有人说,那穷人家的孩子怎么办?很简单,提供奖学金和贷款,自己评估——如果你连毕业之后赚钱还学费贷款的能力都没有,你为何需要读大学?

  另外,就是,高中教育彻底普及化。一般来说,高中教育,如果内容上贴近实际技能,年龄上也到了18岁了,那就可以出去工作了。但是现在的低技能工作工资低,又是大问题——这样一个时间段,必须国家强制提高最低工资,加强劳动法的执行,不让劳动力内卷。当一份普通的工作,一个月都能赚15000的时候,谁会为了大学毕业之后一个1w的工作去努力呢?收入差距+教育资源的低价,才是交易内卷的关键。众多的社会资源,过早的投入到了没有产出的阶段—初等教育的内容,根本就不产生任何社会价值—,而真正需要高投入的高等教育阶段,又投入不足!中国的情况就是,小学,中学卷,家长花钱如流水,反而读了大学,就彻底解放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婚姻是个人的选择,也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若无法理顺这个事情。造成了不婚不育,造成了大家都在卷初等教育,反而减少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是本末倒置啊。

  对教育的追求,本质上是社会财富分配的畸形。如果受教育程度和和收入差距的相关性变差,那么人们就不会过度的追求高等教育了。

  初等教育资源,面向未成年人,由家长承担,这样一个时间段从生育的角度来说,应该免费,而且应该提供充足而平均的教育资源;但是大学是面向成年人的,应该提供市场化的手段,提高成本,提供市场化的资助手段,这样才是合理的。初等教育是培养,高等教育是选拔.....当资源的价格信号紊乱的时候,是造成内卷的关键所在。

  美国人均gdp是8w美元,大学一年学费是6w美元左右;韩国人均gdp是4w美元不到,但是大学学费一年基本在7000美元左右;中国的人均gdp是1.2w美元左右,大学学费是1000美元左右——这些都是各自国家顶尖大学的学费。这么看来,东亚国家教育内卷的本质了,尤其是韩国,看清楚背后的成本和社会资源分配模式,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

  婚姻中,不能谈保护谁,都应该保护!不能高喊男女平等,结果到了实际利益的时候,又要保护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