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云棋牌下载
开云棋牌下载

盘点最易被冒充的大学:伪名校毕业生

来源:学历提升    发布时间:2024-11-26 21:48:2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

产品详情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学位英语的考核达到规定成绩合乎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授予成人学士学位、参加研究生考试,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在1998年前后,自学考试滋生出一个“怪胎”:“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关于为何需要允许自考助学班的存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当时尽管高校扩招,但仍有不少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高校录取分数线或达到自费线而交不起昂贵的赞助费,从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于是,教育部出台了一项规定,即允许少数优秀的高等院校将一部分低于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招到学校来,按照正规本科生一样进行培养,学生通过4年学习,如果各科考试及格,同样发给其本科文凭。

  而现实情况是,并非只有“优秀”的高等院校在办自考助学班。在中部某省,几乎所有的本科层次的高校都在办自考助学班,或者曾经办过自考助学班,甚至一部分专科和高职院校也在办。鉴于自考助学班的灵活性和高收益,各高校一度将其作为重要的办学形式之一,出现高校“不务正业”的现象。

  根据网易教育与联合发布的数据发现,带着“北京大学毕业”字样的简历中有64.2%来源于北京大学的自考生,这些简历无一例外地省略了“自考”这个标签。其实,不只是北大,很多名校都存在着统招生与自考生的简历混淆不清,自考生刻意隐瞒自考身份这一现象。在自考生隐瞒自考身份的简历上,毕业院校大多是国内知名的“985”、“211”高校。

  数据显示,近6万工商管理专业的自考生会在简历中“忽略“自考身份。也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是不实简历的”金字招牌“,许多HR在接收这个专业毕业生简历时,有很大的可能性遇到一个与统招生“认同门”的自考生。同样,会计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是不实简历的“集聚地”,这两个专业均以5万左右的不实简历数量让很多HR感到头疼。其中,北大的法学专业、复旦与武汉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中出现不实简历的数量最多,HR如果收到“北学专业毕业”或是“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等字样的简历,可得擦亮眼睛看清楚,应聘者的学历证书上有没有标明自考身份。

  根据相关的网络调查,在面对“你能容许应聘者的简历有多大水分?”这一问题时,大多数HR均表示能理解求职者在简历上注水的心情,但没有办法接受求职者在学历上造假,而最令HR哭笑不得的是,求职者明明是某名校自考生,却在简历上写着“xx(名校)毕业”,以期混淆视听。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企业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像知识技能、学历这些判断是不是胜任的信息如有虚假,属于求职者以欺骗的手段影响企业录用决定,这构成劳动合同无效。一旦查实,企业能马上解除劳动合同,不支付任何的经济补偿金。

  为谋取一份好工作,现年32岁的自考本科生刘志刚冒充北大博士生,制造虚假简历蒙蔽求职单位,后被用人单位郑州航院识破,并报了案,于今年5月19日,被法院一审以诈骗罪判刑三年零六个月。事件一经报道,HR直呼:“把简历上的水分晒干了,再拿过来。”

  针对国内简历造假现象,跨界专栏作家周凯莉就曾形象地比喻:“简历造假就像城市交通的塞车问题一样,是专门给人添堵的。”层出不穷的简历造假事件也再次证明,法律只能防范而不是杜绝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发生,在“学历歧视”的大环境下,伪名校毕业生防不胜防。

  谈到自考生隐瞒身份这一个话题,北大自考出身的王齐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如果你说自己是自考生,很多企业看都不会看你的简历。简历上隐瞒一下,起码还能有个面试机会”。他觉得,隐瞒自考身份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怎么说我的学位证书上也还是盖了北大的公章啊。”

  事实上,学历歧视这一现象在招聘会现场时常会出现:“只招全日制高校毕业生”这一限制让许多自考生止步于企业的门槛。虽然国家明确说明“高等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但很多企业依旧偏好统招生。某网络公司的HR小李解释,本科生的学习相对而言更系统完整,同时在外语、人文素质等方面也要强一些。因此许多大企业,尤其是外语水平要求高的外企,对于自考生的接受度会比较低。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资本研究室副主任王德文认为,企业应该把能力作为评价应聘者的标准,学历状况只是识别应聘者水平的一个方面,而不应作为标志。“社会上持相同学历的人太多,用人单位这样做是很正常的。”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永平说。但是他同样认为,企业不应片面看待应聘者,“哪个层面的人群都有优秀的人才”

  自考异化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监管不严,此前,自考的考试科目,一部分由主考学校命题,一部分实行统考,而校考很多流于形式,考试纪律松散,自考成了不少辅导机构的牟利工具,而每年报名自考的人数也居高不下。

  近年,随着监管日趋严格,自考考试的组织已由以往较为松散的校考+统考的形式改为省级统考+全国统考的形式,考试难度甚至超过普通高校内的考试。考试规范带来的结果是,投机的人日趋减少,自考生总数也会降低,但通过以前“宽松”手段拿到学历的人,仍混迹社会。

  那么,自考生的素质真的不如统招生吗?某信息咨询公司的人事主管杜女士并不这么认为。她表示,求职者在应聘中的表现和实际在做的工作情况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而且她觉得自考生在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上比较丰富,会更有优势。

  据了解,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考生参加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颁发学历证书。由于其学历证书获得最难,所以认可度相比来说较高,目前国外有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26个国家承认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凭。与成教等方式相比,自考算得上是除统招考试外,最具“含金量“的考试了。

  ”我们为学历证书付出的努力并不比统招生少“,自考生杜林认为,自考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政策,相比严进宽出的统招,自考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不弱。

  面对就业难问题,很多网友认为,自考生还是该有自己的“骨气“,不应在简历上隐瞒自己自考的事实。王德文表示,自考生应该正确看待应聘不成功的情况,“有时候这并不是歧视,个人应该首先考虑自身在某些方面是不是还有缺陷”。

  iPIN的创始人杨洋博士表示,大量自考生隐瞒自考身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就业水平:“比如我们在梳理数据的时候发现,北大的学生薪资低得不可思议,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些隐瞒身份的自考生造成的。“

  王德文则建议,自考生应聘的时候应当自信。这既是自身能力的一部分,也是企业重视的一项素质;其次,如果自己真的能力很强,应当设法充分展示;最后,要选择正真适合的就业岗位,专业对口。

发送询盘